|
|
|
1.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高等學校電工電子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實驗教學基本要求而編寫的實踐教材,按照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將各類電工電子實驗融為一體,主要內容包括:常用電工電子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40個電工電子實驗、10個電子電路仿真及設計實驗、10個綜合設計性實驗,可滿足不同專業(yè)、不同學時數和不同層次的教學需要。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電氣及電子信息類和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平滩?,也可供從事電氣、電子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2.第4版前言 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基礎實驗是高等工科院校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其開課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和開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踏實細致的工作作風。 《電工電子實驗技術》(第4版)根據高等學校電工電子實驗教學大綱和實驗教學要求,總結了作者多年的實驗教學經驗和實驗教學改革成果編寫而成,綜合了“電工學”“電路”“信號與線性系統(tǒng)分析”“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等專業(yè)基礎課程的實驗內容,便于單獨開設實驗課程,同時也適合與理論課同步進行實驗教學。 全書共分為6章。第1章介紹常用電工、電子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第2章為電工、電路與信號系統(tǒng)實驗,包括電工學、電路與信號系統(tǒng)共20個實驗項目;第3章為模擬電路實驗,共10個實驗項目;第4章為數字電路實驗,共10個實驗項目;第5章為電子電路仿真及設計,介紹了仿真設計軟件Multisim
12的應用及10個電子電路仿真及設計實驗實例;第6章為綜合設計性實驗,介紹了基本單元電路設計及10個實驗項目。 本教材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及時融入新知識、新技術及新的教學理念,第4版的改編力求體現實驗內容的典型性、實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 (1)
按基礎性實驗、EDA仿真及設計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展開,循序漸進,可根據各專業(yè)不同的教學要求選擇不同的內容進行實驗教學。各章節(jié)之間相互獨立,可靈活組織進行實驗教學。 (2)
對于基礎性實驗,將各章中原有實驗項目進行優(yōu)化組合,以實驗內容作為載體,通過實驗儀器和電路的聯合應用,著重培養(yǎng)學生電工電子基本實驗方法和基本實驗技能,鞏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3) 對于仿真及設計實驗,采用EDA技術建立虛擬電工電子實驗平臺,通過Multisim
12的應用進行EDA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分析、開發(fā)設計和創(chuàng)新能力,克服了實驗室硬件條件、實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 (4)
對于綜合設計性實驗,增補了基本單元電路設計,針對具體的電路設計任務,介紹實驗電路的設計方法、基本電路單元的應用方案、系統(tǒng)參數和性能的測試與調試等,將原理、方法和應用結合起來,給學生留出施展才能的空間。 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呂曙東、孫宏國、姚志樹、許志華。呂曙東編寫了緒論、第1章、第2章、第3章、第5章,孫宏國編寫了第6章,姚志樹編寫了第4章,許志華參加了部分章節(jié)的文字和插圖整理工作。本書得到了鹽城工學院教材出版基金的資助。全書由呂曙東組織編寫并負責統(tǒng)稿。孫宏國教授審閱了全稿。 由于我們的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編者 2018年5月于鹽城 3.目錄 0緒論(1) 01做好課前預習(1) 02實驗操作程序(1) 03電路故障檢查(2) 04誤差分析處理(3) 05實驗報告要求(4) 1常用電工、電子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5) 1.1YB1732C2A型三路直流穩(wěn)壓電源(5) 12MF47型萬用表(6) 13YB1603P型函數信號發(fā)生器(8) 14EE1642B型函數信號發(fā)生器/計數器(11) 15YB4320C型示波器(13) 16YB4340G型示波器(16) 17YB2172/YB2173型交流毫伏表(18) 18GDDS型高性能電工實驗臺簡介及使用說明(19) 19MDSⅤ模擬電路實驗系統(tǒng)簡介及使用說明(23) 110TKSSC型信號與系統(tǒng)實驗箱簡介及使用說明(24) 2電工、電路與信號系統(tǒng)實驗(28) 21(實驗1)電路基本元件的伏安特性測定(28) 22(實驗2)基爾霍夫定律(30) 23(實驗3)疊加定理(32) 24(實驗4)戴維南定理和諾頓定理(33) 25(實驗5)CCVS及VCCS受控源的研究(35) 26(實驗6)三表法測量交流電路等效阻抗(38) 27(實驗7)日光燈電路功率因數的提高(40) 28(實驗8)互感電路(42) 29(實驗9)RLC串聯諧振(45) 210(實驗10)三相交流電路電壓、電流的測量(48) 211(實驗11)三相電路電功率的測量(51) 212(實驗12)線性無源二端網絡的研究(53) 213(實驗13)一階電路的方波響應(56) 214(實驗14)運算放大器的特性與應用(58) 215(實驗15)回轉器的應用(61) 216(實驗16)50Hz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分解與合成(62) 217(實驗17)無源和有源濾波器(65) 218(實驗18)二階網絡函數的模擬(68) 219(實驗19)抽樣定理(71) 2.20(實驗20)二階網絡狀態(tài)軌跡的顯示(73) 3模擬電路實驗(77) 31電子技術實驗中基本電量(電壓、電流)的測量(77) 311電壓的測量(77) 312電流的測量(80) 32模擬電路實驗(81) 321電子學認識實驗(81) 322晶體管的特性及主要參數的測試(83) 323共射極單管放大電路(86) 324兩級阻容耦合放大電路(89) 325場效應管放大電路(91) 326負反饋放大電路(93) 327差動放大電路(94) 328RC正弦波振蕩器(97) 329信號處理電路(98) 3210整流、濾波、穩(wěn)壓電路(100) 4數字電路實驗(103) 41(實驗1)TTL與非門參數測試(103) 42(實驗2)集成門電路邏輯功能測試及邏輯變換(105) 43(實驗3)OC門和三態(tài)門的應用(108) 44(實驗4)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111) 45(實驗5)譯碼器和編碼器(114) 46(實驗6)半加器、全加器及數據選擇器、分配器(119) 47(實驗7)觸發(fā)器(124) 48(實驗8)計數器及其應用(129) 49(實驗9)寄存器、移位寄存器及其應用(133) 410(實驗10)D/A和A/D轉換(140) 5電子電路仿真及設計(144) 5.1Multisim 12基本操作指南(144) 5.1.1Multisim 12簡介、特點(144) 5.1.2Multisim 12的基本界面(144) 5.1.3Multisim 12電路的創(chuàng)建(153) 5.1.4Multisim 12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162) 5.2Multisim 12仿真及設計實驗實例(172) 5.2.1RLC串聯諧振(172) 5.2.2一階、二階電路的暫態(tài)響應(175) 5.2.3二階網絡函數的模擬(179) 5.2.4共發(fā)射極放大電路(182) 5.2.5差動放大電路(188) 5.2.6函數信號發(fā)生器的設計(191) 5.2.7OTL功率放大器(194) 5.2.8譯碼器及其應用(197) 5.2.9555定時器的應用(199) 5.2.10集成計數器的應用(203) 6綜合設計性實驗(206) 61基本單元電路設計(206) 6.1.1模擬信號處理單元(206) 6.1.2模擬信號變換單元(214) 6.1.3信號產生單元(217) 6.1.4多路選擇開關(220) 62直流穩(wěn)壓電源的設計(221) 6.2.1簡述(221) 6.2.2設計任務與要求(221) 6.2.3設計思路(221) 6.2.4電路設計(224) 63模擬三相交流信號源的設計(224) 631簡述(224) 632設計任務與要求(225) 633設計思路(225) 634電路設計(225) 64函數信號發(fā)生器的設計(226) 641簡述(226) 642設計任務與要求(227) 643設計思路(227) 644電路設計(227) 65數字鐘設計(229) 651簡述(229) 652設計任務與要求(229) 653設計思路(229) 654電路設計(230) 66交通信號燈(233) 661簡述(233) 662設計任務與要求(233) 663設計思路(233) 664電路設計(234) 67多組競賽搶答器的設計(236) 671簡述(236) 672設計任務和要求(237) 673設計思路(237) 674電路設計(237) 68節(jié)日彩燈控制器的設計(239) 681簡述(239) 682設計任務和要求(240) 683設計思路(240) 684電路設計(240) 69數據采集系統(tǒng)(242) 691簡述(242) 692設計任務與要求(242) 693設計思路(242) 694電路設計(243) 610溫度測量儀(244) 6101簡述(244) 6102設計任務與要求(244) 6103設計思路(244) 6104電路設計(245) 611低頻相位計的設計(247) 6111簡述(247) 6112設計任務與要求(247) 6113設計思路(248) 6114電路設計(248) 主要參考文獻(251)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