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錄 一、 《各團灶座》3 原圖、圖說及圖詠3 圖說與圖詠譯釋5 解說: 古代食鹽的管制5 二、 《筑壘圍墻》7 原圖、圖說及圖詠7 圖說與圖詠譯釋9 解說: 古城墻與灶團圍墻對比9 三、 《起蓋灶舍》11 原圖、圖說及圖詠11 圖說與圖詠譯釋13 解說: 灶舍建造工序13 四、 《團內便倉》15 原圖、圖說及圖詠15 圖說與圖詠譯釋17 解說: 便倉與總倉17 五、 《裹筑灰淋》19 原圖、圖說及圖詠19 圖說與圖詠譯釋21 解說: 裹筑灰淋法21 六、 《筑壘池井》24 原圖、圖說及圖詠24 圖說與圖詠譯釋26 解說: 鹵水池井類型26 七、 《蓋池井屋》29 原圖(補)、圖說及圖詠29 圖說與圖詠譯釋31 解說: 經濟實用的池井屋31 八、 《開河通?!?3 原圖、圖說及圖詠33 圖說與圖詠譯釋35 解說: 月河截潮法35 九、 《壩堰蓄水》38 原圖(補)、圖說及圖詠38 圖說與圖詠譯釋40 解說: 從“西頭壩”及“東頭堰”推測下砂鹽場方位40 十、 《就海引潮》42 原圖(補)、圖說及圖詠42 圖說與圖詠譯釋44 解說: 熬波是多工種、多人員協(xié)作的系統(tǒng)工程44 十一、 《筑護海岸》46 原圖、圖說及圖詠46 圖說與圖詠譯釋48 解說: 護岸與海塘48 十二、 《車接海潮》50 原圖、圖說及圖詠50 圖說與圖詠譯釋52 解說: 水車52 十三、 《疏浚潮溝》54 原圖(補)、圖說及圖詠54 圖說與圖詠譯釋56 解說: 通潮河道的演變56 十四、 《開辟攤場》58 原圖、圖說及圖詠58 圖說與圖詠譯釋60 解說: 曬灰攤場61 十五、 《車水耕平》63 原圖(補)、圖說及圖詠63 圖說與圖詠譯釋65 解說: 人力、畜力和水力的使用65 十六、 《敲泥拾草》67 原圖、圖說及圖詠67 圖說與圖詠譯釋69 解說: 工丁們的艱辛勞累69 十七、 《海潮浸灌》71 原圖、圖說及圖詠71 圖說與圖詠譯釋73 解說: 淋灰取鹵法中草木灰的五大性能73 十八、 《削土取平》75 原圖、圖說及圖詠75 圖說與圖詠譯釋77 解說: 攤場修筑繁瑣且工程量大77 十九、 《棹水潑水》79 原圖、圖說及圖詠79 圖說與圖詠譯釋81 解說: 工丁們艱辛繁忙也連累到孩童81 二十、 《擔灰攤曬》83 原圖、圖說及圖詠83 圖說與圖詠譯釋85 解說: 字里行間辨知攤場方位85 二十一、 《筱灰取勻》87 原圖、圖說及圖詠87 圖說與圖詠譯釋89 解說: 筱灰是項技術活89 二十二、 《篩水曬灰》93 原圖、圖說及圖詠93 圖說與圖詠譯釋95 解說: 曬灰亦有高低手95 二十三、 《扒掃聚灰》96 原圖、圖說及圖詠96 圖說與圖詠譯釋98 解說: 淋灰取鹵法98 二十四、 《擔灰入淋》101 原圖、圖說及圖詠101 圖說與圖詠譯釋103 解說: 蓮管秤試法(一)——蓮管制作103 二十五、 《淋灰取鹵》105 原圖、圖說及圖詠105 圖說與圖詠譯釋107 解說: 蓮管秤試法(二)——鹵水檢測107 二十六、 《鹵船鹽》109 原圖、圖說及圖詠109 圖說與圖詠譯釋111 解說: 《熬波圖》中的吳船111 二十七、 《打鹵入船》113 原圖、圖說及圖詠113 圖說與圖詠譯釋115 解說: 鼎盛期下砂鹽場的運鹵場景115 二十八、 《擔載運鹵》116 原圖、圖說及圖詠116 圖說與圖詠譯釋118 解說: 苦中作樂118 二十九、 《打鹵入團》119 原圖、圖說及圖詠119 圖說與圖詠譯釋121 解說: 攤場選址介于團院與大海之間121 三十、 《樵斫柴薪》122 原圖、圖說及圖詠122 圖說與圖詠譯釋124 解說: 熬波中柴草的重要性124 三十一、 《束縛柴薪》125 原圖、圖說及圖詠125 圖說與圖詠譯釋127 解說: 柴草捆綁規(guī)格127 三十二、 《砍斫柴玍》128 原圖、圖說及圖詠128 圖說與圖詠譯釋130 解說: 柴草緊缺與柴玍砍斫130 三十三、 《塌車車》131 原圖、圖說及圖詠131 圖說與圖詠譯釋133 解說: 柴草運輸工具133 三十四、 《人車運柴》134 原圖、圖說及圖詠134 圖說與圖詠譯釋136 解說: 鹽民的生活氣息136 三十五、 《車運柴》137 原圖、圖說及圖詠137 圖說與圖詠譯釋139 解說: 工丁勞作之余的孤寂愁苦139 三十六、 《鐵盤模樣》140 原圖、圖說及圖詠140 圖說與圖詠譯釋142 解說: 熬波使用的盤142 三十七、 《鑄造鐵盤》143 原圖、圖說及圖詠143 圖說與圖詠譯釋145 解說: 鐵盤鑄造法145 三十八、 《砌柱承盤》147 原圖、圖說及圖詠147 圖說與圖詠譯釋149 解說: 承露的典故149 三十九、 《排湊盤面》150 原圖、圖說及圖詠150 圖說與圖詠譯釋152 解說: 漢代大力士——烏獲152 四十、 《煉打草灰》153 原圖、圖說及圖詠153 圖說與圖詠譯釋155 解說: 茒灰勾縫法(一)——茒灰制作155 四十一、 《裝泥盤縫》157 原圖、圖說及圖詠157 圖說與圖詠譯釋159 解說: 茒灰勾縫法(二)——茒糊勾縫159 四十二、 《上鹵煎鹽》161 原圖、圖說及圖詠161 圖說與圖詠譯釋163 解說: 描寫鹽的“雪”與“素”163 四十三、 《撈灑撩鹽》164 原圖、圖說及圖詠164 圖說與圖詠譯釋166 解說: 撈灑撩鹽法166 四十四、 《干盤起鹽》168 原圖、圖說及圖詠168 圖說與圖詠譯釋170 解說: 撈灑撩鹽法的局限性170 四十五、 《出扒生灰》171 原圖、圖說及圖詠171 圖說與圖詠譯釋173 解說: 存性生灰與“還魂鬼”173 四十六、 《日收散鹽》174 原圖、圖說及圖詠174 圖說與圖詠譯釋176 解說: 元代兩浙鹽業(yè)的組織管理架構176 四十七、 《起運散鹽》178 原圖、圖說及圖詠178 圖說與圖詠譯釋180 解說: 食鹽運銷的嚴密監(jiān)管180 結語181 參考文獻183
|